2019-07-02 一、 张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生殖流行病学研究,在怀孕、生育和围产儿研究方面贡献卓著,已发表了200余篇高水平SCI论文,主要集中在一流的妇产科和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或共作过250多篇SCI论文,包括NEJM, Lancet, JAMA论文近10篇,h-index 68。获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面上、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为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三年公共卫生行动”项目负责人,上海市科委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 招聘条件: 博士后1-2名,应聘者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获得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2.具有独立承担课题研究的能力。 二、 颜崇淮,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和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目前兼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常委,临床与预防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委,秘书长,环境与儿童健康学组组长;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微量元素学会理事长。 颜崇淮教授团队主要围绕环境污染物暴露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及预防开展临床和实验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环境铅、汞、砷污染对儿童健康危害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治疗、预防和干预方法研究,毒理机制研究,环境污染物复合暴露研究,食物来源抗生素污染对肠道菌群及母婴健康研究等。 颜崇淮教授团队先后承担科技部973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保部、卫生部、国家气象总局等公益性项目以及上海市级科研项目十多项,目前在研经费2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Pubmed收录论文130余篇,主译美国儿科学会PediatricEnvironmental Healht第三版于2017年由世界图书出版集团出版发行,中文书名《环境与儿童健康》(第三版)。 招聘条件: 1. 具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科学等背景的专业博士学位,对环境污染与儿童健康领域的研究感兴趣者; 2. 身体健康,具有独立钻研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协作精神,有较好的英语沟通、阅读写作能力。 三、 田英,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健康系系主任。 研究方向:1.环境污染对易感人群的健康影响(重点关注孕妇生殖与儿童发育);2.生殖发育的早期生物标志物研究。 具体课题方向可以根据博士后的科研兴趣而定。 招聘条件: 博士后1-2名,应聘者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获得预防医学、儿科学、化学分析测试、环境相关专业等博士学位; 2.具有独立承担课题研究的能力。 四、 王伟业,研究领域/方向:器官发育与相关疾病:以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早期暴露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功能。聚焦外源性诱导因素导致神经元增殖与分化平衡失调以及改变动物的行为表现。具体课题方向可以根据博士后的科研兴趣而定。 招聘条件: 博士后1-2名,应聘者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获得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不超过5年。 5.英语阅读和交流通畅。 五、 欧阳凤秀、骆忠诚课题组联合招收博士后2名,中加联合培养。研究方向:生命早期暴露因素与胎儿生长、儿童健康。 课题组科研方向:1.开展以大型出生队列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探讨生命早期暴露因素与胎儿生长、儿童健康的关系;从表观遗传学、肠道菌群及生物标记物等方面进行机制研究。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妇女孕期代谢性疾病及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机制研究。3.队列干预研究、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的数据平台建设及管理。4.肥胖指标及体脂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运用 招聘条件: 博士后2名,应聘者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统计学、流行病学、分子遗传流行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一篇以上,具有独立承担课题研究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 4.具有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六、 李斐,儿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优秀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行政副主任,教育部上海市儿童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Co-PI/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李斐博士及其团队主要基于医院来源的疾病队列开展儿童自闭症和多动症诊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通过采集和分析多维数据(包括行为、环境和社会因素、遗传、脑成像、脑电/眼动信号),李斐团队期望为上述发育障碍提供更为高效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作为一名神经学专家,李斐博士还专注于基于小鼠模遗传控制的病因学研究,重点研究上述行为障碍的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基于动物模式研究策略的试验结果,不仅可与临床研究结果相互补充验证,解释潜在机制;同时,动物研究的某些新发现也为课题组临床研究提供新线索。 招聘条件: 1. 具有医学(神经/精神/发育行为方向、流行病学方向)、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物学或生物医学工程等背景的专业博士学位,对儿童认知和神经发育机制和障碍(如儿童自闭症、多动症、儿童早期脑发育)感兴趣者; 2. 有独立钻研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协作精神,有较好的英语沟通、阅读写作能力; 3. 熟练掌握生物信息(如核磁、近红外脑影像学、生物脑电、眼动、遗传学数据)处理基本方法,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4. 在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SCI论文。 七、 李煚(Li, Jiong), 丹麦Aarhus 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兼职研究员。博士期间师从著名流行病学家、国际流行病学学会主席Olsen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PI) 科研经费超过420万欧元。李煚领导的的核心科研团队中的科学家分别来自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 芬兰国家卫生研究院,挪威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及冰岛大学。 (http://www.progeuro.au.dk)。李煚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过全英文SCI论文109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达59篇。以第一作者在 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和 Lancet、以第四作者在JAMA上各有一篇全幅研究论文。 李煚的团队建立了在国际上首屈一指的北欧大数据研究平台,在以下三个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同行公认的重要突破 (1.健康与疾病的发展起源学说; 2. 国家登记资料研究; 3. 丧亲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申请者将加入本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生命周期流行病学为主线的科研团队。用北欧5国的大数据平台和新华医院出生队列,全方位系统性的探讨母亲孕期疾病和子代疾病的人群学关联和生物学机制。 招聘条件: 助理研究员1名,博士后1-2名,博士研究生1名。欢迎具有以下学习和研究经历的国内外优秀青年研究者申请: 1. 申请人必须热爱科学研究,具有良好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2. 申请人须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发表过研究型论文 (研究生除外)。具有独立承担课题研究的能力。 3. 获得相关专业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有公共卫生领域如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等专业的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4. 英语交流通畅和读写能力优秀。在岗期间必须到丹麦Aarhus 大学访问至少3-9 个月。 待遇 1.助理研究员待遇:按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2.博士后待遇:待遇执行我院博士后的个体化薪酬及奖励标准。 您可将个人简历、拟开展的研究计划发送至邮箱ELH2019@163.com,邮件命名为“名字+意向岗位+毕业学校” 或纸质版简历等资料邮寄至上海市控江路1665号新华医院科教大楼1105室马老师收 联系电话:021-25078863
3.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一篇以上。
4.热爱科学研究,思维活跃,具有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3.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一篇以上。
4.热爱科学研究,思维活跃,具有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独立承担课题研究的能力。
3.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一篇以上。
4.热爱科学研究,具有独立思维能力,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命早期健康研究院
上海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200092
Copyright 2018-202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命早期健康研究院 - All rights reserved.